一个人的慕尼黑(6)

韶华于是听了林凯的话。其实,若真的去念正规的为大学入学考试而预备的语言班,韶华也怕有压力。离开学生时代埋首苦读的日子三年了。重新回到那样神经绷紧的环境里去,她有一种逃避的本能。更何况,韶华也心知肚明自己本就不是肯痛下苦功念书的料。还是这样闲闲散散地好。

第一天上学,韶华多少有些紧张。她很担心自己上课听不懂,会遭老师和同学的笑话。在国内,学一门外语,往往是以中文为基础语言进行解说。可是,现在是在德国。如果她听不明白,那么怎么办呢?

林凯宽慰她,不用担心。初级班嘛,大家都半斤对八两。也几乎都是一点德语基础都没有的人去学的。再说,你好歹学过十年的英文,关键时候也可以使出来帮忙。韶华于是心定了一些。

学校在城北的一条冷僻的街上。得换一次地铁才到。初次一个人出门,一路上,韶华有些神经质地时不时地拿出包里的地铁线路图看。生怕坐错站。她的心一直悬在半空,没着没落的,虚虚空空的。仿佛一个游魂在那里飘荡,虽然有脚,但是始终不能脚踏实地。

她也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能心神松弛?想了半天也没有答案。直到很多年以后,韶华才慢慢地明白过来,那其实是一种人在异乡的无处归属的不踏实感。这种感觉在后来的很长时间一直伴随着她。

问了人才知道上课的地点。那幢教学楼,外观看起来更像是民宅。韶华才推开楼底的大门,就有一位头发半秃,腆着典型德国啤酒肚的老先生冲着她微笑。“你是来学德语的吗?”他先用德文问韶华。韶华没听懂,他便很耐心地又用英文重复了一遍。韶华点头。那老先生指了指楼梯,“教室在二楼,最顶楼往左拐就是了。我是你的老师,你上去吧。”

韶华有些意外,她没有料想竟然那么快速且那么直接地就看到了她的德文老师。而且,他看起来一点架子都没有,如此的平易近人,亲自站在底楼迎接他的学生,像校工一样为他们指路。

她谢过对方,直奔二楼。到了二楼,韶华并没有找到她的教室。她有些糊涂了。想起来,刚才那位老师又说过,最顶楼往左拐。最顶楼,明明是三楼,怎么会是二楼呢?疑惑间,看见楼道拐弯处的窗口有一个女孩子站着正悠闲地抽着烟,韶华于是走过去问。这才知道,在德国,对楼层的称呼和国内不一样。国内的一楼,德国被称为地面层。国内的二楼,才是德国的一楼。如此类推,德国的二楼可不就是国内说的三楼。于是,韶华赶紧往楼上跑去。

在国内,抽烟的年轻女孩子很少。韶华受的教育里,只有自甘堕落生活颓废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孩才抽烟。可是,刚才那个女孩子看起来并没有任何迥异之处,是在一个正常普通家庭长大的样子。也许这就是国外的一种生活习惯吧。韶华对自己说。转念又笑,其实,现在的她,才是这里真正的外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