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楼,推开教室的门走进去。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教室里人丁稀疏。教室很小,只有国内正常教室的一半。可是,一切都井井有条。课桌沿着四面的墙围成一圈。没有讲台,只在其中的一面墙上挂了一块黑板。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平起平坐的。
先到的四五个男女正齐齐拥在一张桌边用英文互相热烈地聊着天。仅从外表看,其中一男一女肤色黝黑,像是非洲人。另外几个,是明显欧洲人的长相。没有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韶华有点失落。
他们看见韶华走进来,便很随意很响亮地对她打招呼:“嗨!”带着友好亲切的笑容。韶华并不很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因此,她只是对他们平平地回了一声“嗨!”之后,就拘谨地挑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其实,她心里面还是很渴望加入他们的,毕竟,她这么独自坐着,和此刻的氛围多少有些格格不入,显而易见地不合群。她更怕人家误会她,以为她心高气傲,对他人不屑一顾。
但是,加入他们,韶华也有颇多的顾虑,最大的担忧就是她始终觉得自己的英文没有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她怕万一出了错,会被人笑话。那样,面子就丢大了。另外,她还怕万一真的凑上去,他们却依旧一如既往地各自聊天,丝毫没有邀她进话圈的意思,她插不上嘴,成了名副其实地旁观者,受到冷遇,尴尬到极点,可不是自讨没趣?
她终于找到一条理由宽慰自己,文化背景不同,还是不去主动搭腔的好,倘若话题一不小心触犯了人家的忌讳,那麻烦就大了。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自由。不必时时刻刻紧张对方的表情和心情。
她于是把课本拿出来,低着头,装作认真看书的架势。很好地掩饰了一脸想要和人说说话的寂寞的神情。
这样过了几分钟,其间陆陆续续地有人走进教室来。都是来上德语初级班的。老师宣布上课前,韶华数了数,这个班包括她在内,一共18位学生。
大年初一看到了“锦瑟年华”,于是,看一看是否更新,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我非常喜欢慕尼黑,所以又看到了这部小说,也非常喜欢,我希望能够看到结尾。
谢谢丽雯!让我们有这么多好看的、清新的小说可以阅读。
你的文章一个个看过来了
真佩服你,可以同时写几篇。
文笔不错,支持你
可是要快点写噢,每篇都写一半急人哟。呵呵。。。。。
其实很早就知道LIWEN这个地方,可是一直没有时间来看,今天一下子读了很多,一个人的慕尼黑给人的感觉很真切,想来有LIWEN的影子吧。加油,加油,我以后会天天来看看有没有新作的。
写得真好,期待下文!!!
实话实说,好像太过于压抑了,我自己还有身边很多一个人在慕尼黑的朋友刚来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彷徨阿,何况她在这里多少还有个至亲,又没有读书,打工的压力,显得有点矫情。文笔还是不错的,但是引不起共鸣啊
今天在某份报纸上看到此文的连载,特地找到这里。觉得很多经历很多感受都很真实。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