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伯明翰一碧如洗的晴空出现在视野里。车子弯下公路,进入市区。
“你这两天就住在我这里吧。我去朋友那里借宿。”在公寓前停车时,他迅速地为我作了安排,且不容我的推辞,“你如果不答应,Andy一定会写信‘指控’我待你不周。”我笑,无法不答应。我亦没有更多旁的选择,除非去住宾馆。
然后,他将我的行李搬到他的房间里去。房子不大,最平常的单间公寓,一室一厨一卫。虽然室内有些杂乱,但并不是不能入目。
“这是你当初和Andy合住的房子吗?”站在房间中央,我四面环顾。也许还有当年友谊的见证? 比如两人合影或者一些纪念物?
“不是。我们当初合住的房子是校内的学生宿舍。呵呵,Andy吩咐我一定要带你去参观一下伯明翰大学。我们现在先去吃点东西,过后就去学校看一看。如何?”他的计划,井井有条。客随主便,我欣然同意。
“怎么样?很美吧!”站在校园湖畔,麦可闭上眼睛,深深地贪婪地吸了一口气。他的陶醉,情不自禁。
眼前,是一汪澄蓝的湖水,波光粼粼的,阳光下,仿佛有无数的银鱼在那里跳跃着。
“难得有这么好的天气!何,你很幸运,前几日连续下雨,恰巧今天你来,它就放晴了。”麦可在湖边的一张长椅上坐下来,“我从前经常和Andy一起绕着这湖跑步。我特别喜爱傍晚湖上的景色。夕阳西下的时候,整片湖水被霞光染成粉红色,美到极致!我总觉得这面湖有一种魔力,可以使你忘却烦恼,忘记忧愁……”
“所以你迟迟不肯离开校园?也是为这湖留恋不去?”我微笑着在他身旁坐下。
“嗯,是有那么一点。”他笑着点点头。
湖光映照着他的脸。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前方,如古希腊雕塑的侧影。原来,他也有静的一面。
“Andy,他在香港过得好吗?” 他突然转过头来,问得很关切。
“这个问题,不是应该去问他本人吗?”我笑,“你们是这样好的朋友,又经常联络,你怎么会不知道?”
他缓缓摇头:“我去问他,他一定不会对我说。”
“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互相太了解,所以有些事情,他能料到我的想法和意见。他不肯对我说,也是不想我替他忧心。正如那时他放弃读博,执意与他父亲回香港,他知道我一定会阻拦他,因而最后只留了一张纸给我作为告别。其实我哪会不明白阻拦是徒劳。但是,作为朋友,有时候,是必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何,你能懂我的意思吗?”
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最是见不得朋友落难。若生在古代,他必是“两肋插刀”的一位侠客。
“我能。”我说,“不过,他当时和他父亲回香港,是因为他父亲年岁渐老,家业需要他来继承。他还有一个生病的妹妹,现在也急需他的照顾。”
“嗯。你知道他家里的事?”麦可看着我。估量着,可以和她深谈吗?她对杨逸文的家事,了解多少?
“他对我说过一些。”我笑一笑,“我想这些你肯定知道得比我早。”自然,也肯定知道得比我多。
他没有否认。
“如果仅仅是这些,我又何必多事?你们中国人不是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我怎会碍他尽孝道?”
停顿一下,又道:
“他早年家中曾遇不幸,那些事,对他伤害很大。我想,任何人,处在他的境遇上,这辈子恐怕都会耿耿于心吧。所以……”既然放不下,所以最终要回去面对。只是,他的选择,是自愿而不是被动。
“你是指——他的家庭变故?”我说得很慢,像是每个字都经过百般思虑,“他家原先是一户殷实人家,后突遭金融风暴打击,亲生父母双双离世,唯一的妹妹自双亲去后便一直不肯说话。一般人,哪怕只摊上其中一件,也不易承受吧。”
麦可想了想,问“你在香港见过Andy的妹妹吗?”
“嗯。”我点了点头。
“几年前,我有次放假随Andy回香港游玩,顺便跟他去了一家疗养院探视他妹妹。记得当时她一个人坐在病房的窗前,非常安静,不出声,也没有表情。我说笑话给她听,她亦无动于衷。现在她怎么样了?”
“还是老样子吧,不愿意说话。听护士说,要治好她的自闭症,除非她自诉内心暗影。”解铃还需系铃人。
思索片刻,麦可说:
“她的内心暗影,我想——也许和她看到了她母亲的死有关。”
“她母亲——是怎么死的?”我问。
“怎么?Andy没有对你说吗?”
“我没有问过他。”我摇摇头,道,“我只知道他的生父是跳楼自杀的。听说现场很惨烈。亲戚朋友但凡见过的,都痛不忍言。”
丽雯,加油!
TO 大家:
《锦》让大家久等了。这部小说原计划是两个月之前应该结稿的。之所以拖延了两个月,是因为在这两个月里,另有一部小说亟待完成。就这样,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日赶夜赶,终于完成了一本13万字的小说,这对于写字很慢的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呵呵。为了尽快完成稿件,以前很少熬夜的我渐渐习惯了在凌晨两点上床休息,因此,最后也收获了两个黑眼圈。(爱美的女孩子一定记得要在十一点之前睡觉呀!)
呵呵,不过,让我很高兴的是,从八月一日开始,那一部小说在面向全欧洲发行的华人报纸《欧洲经济时尚导报》上进行每月连载了。在此,我也要感谢报纸以及报社的主编范轩先生给予我的极大的耐心和充裕的时间,来静候我的小说完成的那一天。
最后,也感谢大家这两个月来的支持和理解!丽雯在此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同时,也一定会努力将《锦》的余部写好,尽早请大家过目。:)
回见!
原来是这样……我们知道啦:)看到你这几天的努力啦!加油吧!!!保重身体呀~~~~~
丽雯:
以前是对感兴趣,现在对你的经历也很感兴趣,因为我猜不出你的年龄,看文章的内容你应该很青春,但文笔双很老到,很古典,如果没有不方便的话,好希望看到关于你自己的几行字.
丽雯,很想知道你最近完成的13万字的是什么小说,我们国内的读者在哪里可以看到呢?别太幸苦了,睡觉前用泡过的绿茶叶敷在眼睛周围,对付黑眼圈和眼袋有一定的效果,你不妨也试试。
期盼
加油加油
Thank you for all your hard work, but don’t work too hard. Take care!
期待丽雯的更新,谢谢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小说,也谢谢你的辛苦付出。
Great!
呵呵。…我就知道丽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吗。….呵呵
试试如新(nuskin)的眼霜,效果很好!
我只是不太明白,既然你这么忙,为什么《一个人的慕尼黑》还可以更新得这么快?
《一个人的慕尼黑》是以前就写好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