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慕尼黑(51)

(十四)

慕尼黑在夏季日照时间是很长的,但是一旦进入了秋冬,白日便骤然缩短。天也黑得很早,特别是年末的这一两个月。有时候天空已经暗将下来,室内也须亮灯了,可手表上却显示才只有下午四点钟光景。

李薇月下课的时候,街上往往已是万家灯火。她有时候走在路上,看着那一扇又一扇的窗子后面映出的朦胧而柔和的灯光,禁不住会想:什么时候,她才能拥有那样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家呢?要是那些灯光里,有那么一盏灯,哪怕只有那么一盏,独独为她而亮着,期待着她的归来,那一定也是一种幸福吧!

她想起了小时候放学回家的情形。老远的,就看到自己家厨房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在看到的一霎那,胸口便一热,她亲爱的爸爸妈妈必定在锅灶前忙碌着为她烧好吃的。她仿佛已经看见餐桌上摆满了一盘又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肴。她的脚步加快了,并渐渐地跑了起来。还没有到家门口,她就放开了嗓门大喊:“我回来了!”然后,家门很快便应声而开,门内笑眯眯地站着迎接她的,永远是她慈爱的双亲。

她又想起了出国那天,她的母亲强忍着眼泪,微笑着嘱咐她:“要是太苦,就回来!”她向父母保证,只要书一念完,就一定回国!她现在这样拼命地学习德语,也是希望能早日进入大学开始正规学业。

她预备明年春天参加德语考试,这个目标对她来说压力不小。但是,她不能够再往后拖了,因为她从国内带来的钱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之前那所倒闭的语言学校到现在也没有把拖欠的钱款还给他们。听说不少同学已经前去讨债了,有几位家中有钱的甚至请了律师帮他们去要钱,可是最终都是无果。对方既然宣告破产,一切债务当然也就名正言顺地不了了之了。

目前,她面临着的一个最大的烦恼就是找不到一处安静的环境可以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寝室是呆不得了,因为顾蓓和小臧已从柏林回来,正处于热恋中的两个人恨不能分分秒秒都腻在一起。李薇月实在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两个人为什么天天都有这么多话要说,而且一说起来就没个完。她有时候顺耳听到,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她看来根本就是可说可不说的淡话,可是两个人也照样谈论得津津有味。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这话一点都没错。旁人看得不耐烦,他们更是深恐被人破坏了二人小天地,所以多半都选择在客厅里看书聊天,有时也会躲在顾蓓和李薇月的房间里,压低了声音嘁嘁促促。偶尔两个人各居其室,也是同样不让人安生。顾蓓时不时地跑去隔壁找小臧,她的塑料拖鞋“得得得”地敲打着地面,一会儿进来一会儿出去,一刻也不消停。李薇月有一次正在下死劲背诵一篇文章,被顾蓓的拖鞋声打断了好几次,终至忍无可忍,向她提了意见。顾蓓于是少了走动的次数,可是她又熬不牢不去和小臧说话,她生性就属于那种肚子里藏不下事情的人,她开始用另一种方法取而代之。那就是:走到门口,向外一探身,轻声呼唤小臧前来,然后两人就站在门口唧唧咕咕地说上一会子话。

李薇月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真想搬出去单独住,但是面对高昂的房租,她也只能望而却步。她现在上课的地方,楼层中间设有一个专供教职员工喝水休息的房间,不过大多数教师是上完了课便走的,因此这个房间实是形同虚设,平时也没什么人进去,李薇月有时候下了课,看时间还早,便进到这个房间里去看一会儿书。偶尔有人从门口经过,大概是没想到里面会有一个人独自在那里用功的缘故,所以总免不了多看上两眼。李薇月却无奈地想着自己的样子一定很可怜,好像无家可归似的。

有一天,她从学校回家。一进门,顾蓓就大呼小叫地上来报告:“你怎么才回来?方震华都在这里等了大半天了!”方震华从她们的房间里走出来,看到她,很诧异地问道:“怎么今天这么晚下课?”李薇月笑笑,没有说什么。走到房间里,她问他:“你来了也不给我打电话?”方震华道:“我给你打了呀,打不通。”李薇月从包里拿出手机一看,原来电池没电了。她笑着道:“难怪呢,我手机没电了。”她请方震华坐下,又出去给他倒了一杯水。重新回到房间坐定后,她问方震华:“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找我吗?”她之前向他宣布过她明年春天要参加德语考试,加上她多半时间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方震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排挤出她的日程表,内心多少有点憋闷可是也无可奈何。以前他是隔两三天就往她的寝室跑,现在只有挑周末和她见面了。不过,周末的约会也常常是速战速决式的,李薇月心中惦记着未完成的功课,因而无论做什么,她总是急匆匆的,吃饭聊天散步,最后一律草草收场。李薇月告诉方震华,明年春天的这场德语考试对她而言非同小可,她必须一次过关,她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按规定,在德的语言生一共只有两次参加德语考试的机会,如果失败,那么就意味着德国的留学之门永远地向你关闭了。方震华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像她所说的那样“给予她理解和支持”,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尽量不去打扰她。

方震华这次来,是因为上次一同在柯律师家里做客的那个孙先生的太太沈惠琳前段时间博士毕业了,现在又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夫妇二人决定开一个庆祝会,于是致电给朋友们,邀请他们前来参加。

两个人才说了那么短短一会儿话,顾蓓倒已经走进跑出三四趟了。她每次进来的时候都先敲敲门,然后把脑袋伸进来笑嘻嘻地说一句:“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啦!”李薇月之前并没有把房门关上,她觉得她和方震华谈话的内容是光明正大的,没什么可背着人的。更重要的一点,她不想给人造成无谓的误会,从而让人借机白白地说了闲话去。可是顾蓓却自以为很识时务似的,出门有意随手掩上了。

方震华有好几次正待开口想对李薇月说些私下的体己话,都被来去无常的顾蓓打断了。最后他只好站起身来,对李薇月道:“那么这个星期日下午五点钟我来这里接你,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去。”李薇月点头答应了。

10 thoughts on “一个人的慕尼黑(51)”

  1. 谢谢朋友们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还一直惦记着丽雯的小站。丽雯前段时间去了一趟乡间,那里山清水秀,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溪涧里竟然还能见到久违的小鱼苗!曾记得,还是幼年,自己外婆家周边的山脚下,浅浅的小溪中,鱼儿们旁若无人地到处闲游。只可惜,现在溪流已经干涸,鱼儿们自然也不知去向。

    因为没有网络,所以乡间的日子很简单也很纯粹。这样仿佛“世外桃源”一般过了一个星期,丽雯终于又回到了城市,回到了丽雯网上的小家,回到了朋友们中间。:)

    回见!

  2. 丽雯,你好,
    我来到德国刚好有一个礼拜了,却是昨天才发现这里,然后一口气把《一个人的慕尼黑〉读了下来,很喜欢你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因为感觉他们很真实,好像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其中更喜欢李薇月和方震华之间的故事,不过我总有一个预感,似乎薇月和震华最终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许唯美得感情都是不完美的。震华对待感情太认真,而薇月对待感情又太迷茫,这两种情况对爱情来说都是致命伤,呵呵,胡乱写了些自己的感觉,希望你不要介意,无论结局如何,我都会喜欢你的文章,支持你的写作^_^

  3. 好久都没有来上网了。。。不过看到更新过的文章才一点点啊。。。有点失望也
    好想看到锦色的年华也。。什么时候能看到呢

  4. 我在比利时,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这个小说第一页:),上GOOGLE一下就收到了这里,一口气读到51,觉得故事里的内容和比利时的差不多,好真实噢,真的非常好!
    不过,我想,将来那个邵华会和西蒙好吧,真的不愿看到这一幕啊:(

  5. 丽雯,你给我写的email是乱码,看不了——那个是我德文邮箱啊。不过现在msn加上你了。祝玩得开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