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记(中)

第一次上门去看房,为了给未来的房东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两个特地穿得很正式,如同去公司求职面试。“一份体面的着装表明我们都是很正派的人士,也有一份好的职业。相信房东首先会考虑我们的。”出发前,我胸有成竹地对先生说。

走在路上,我甚至为即将到来的会面设想了很美好的场景:房东虽然刚开始对我们不冷不热,但在我们亲切且彬彬有礼的谈吐下,他终于也和颜悦色起来,到最后,双方相谈甚欢,爽朗的笑声飞出窗外,传得很远很远……

这幅美妙的蓝图在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灰飞烟灭。本以为是单独和房东进行会晤,却没料到,不大的屋内早已人头攒动。粗粗数来,就有不下十个人的看房者,而在我们之后,还有更多人正陆续抵达。

四十来岁的中年女房东忙得无暇顾及大家的提问,只不停地向来人发放申请表。不一会儿,一大沓填写完毕的表格又重新回到她的手中。这么多的申请者,而她,不过只挑选其中的一位!

人那么多,她哪里会记得谁谁谁呢。唯有抓紧机会和她多攀谈攀谈,给她留下一个印象,也许这房子我们还有戏可唱。这么想着,就和先生见缝插针,不时地与她谈笑几句,心中期望能在她面前混个脸熟。

我们这么行事着,殊不知,别人也是同样。加上来看房子的不少是慕尼黑本地人,人家单单一口巴伐利亚乡音就和房东距离拉近了不少。看他们谈笑风生挥洒自如的模样,对比自己那点有限的可怜的德语,顿时感觉相形见绌。出得门来,我和先生对望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双方心里都明白,这房子,十有八九——没戏。

接下来又去看了几处较符合心中要求的房子,情形也大同小异。两个人唯有自嘲:这说明我们的眼光还比较大众化。两个月跑下来,所看房子不下二十处,我们的要求也在形势的逼迫下一降再降,可是到了最后,给了意向的,也不过是那么屈指可数的两三个房东。其余的,都是杳无音信。

先生戏称这找房子真的就和找对象一样,你中意人家,人家未必中意你;而中意你的,你又未必中意人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看看等待我们回音的那几处房子,不是房价太高,就是结构实在太差。甚至有一处,除了空空四壁,什么都没有,连厕所的抽水马桶都没安装,真正的“空房”。那么,要还是不要呢?

要,实在是有些不甘情愿;不要,又怕到时候连这样的房子都找不到。连日的奔波下来,我已经深有体会:在慕尼黑找房,真的只有一个字——难!对于外国人而言,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便利的角度考虑,多数房东还是比较青睐本国公民当他的租客。

就在左右为难的当口,我和先生在某个下午又预约去看了一次房子。我们约定好,这是最后一次看房。因为此时离我们的租房合同到期还有一个月左右了,也该是到了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站在房子底楼按门铃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的住户比较特别,楼里半数以上的住家姓氏都相同。最初以为是巧合,后来才知道这幢三层楼的房子其实是属于一个家族所有。对这个大家庭来说,接纳一个新租客,不啻于嫁女或者娶媳。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来的租客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与这个大家庭打交道。因此,祖孙三代分别派出了代表来审核上门来看房的人:除了爷爷奶奶,还有阿姨小叔和伯伯,加上一个十岁左右的孙子,这个房东团还真是热闹。

房东团的声势浩大,倒也方便了看房者,使他们不必拥堵在一处围着一个房东问长问短。但,问题也来了。每个房东所接触的看房者都不同,那么在这个团体中,租客的选定最后到底取决于谁的意见呢?我一一排查过去:那个小孙子肯定不是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人;阿姨小叔和伯伯,看起来是中坚力量,但恐怕也只能当作参政议政的人,而不是掌权者;爷爷奶奶是一家之长,尤其是爷爷,说话铿锵有力,神情威严果断,看来家庭权威非他莫数!

目标一找准,就是下功夫的时候了。我们在老先生身边使出浑身解数与他交谈,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老先生最初对我们和其他看房者一视同仁,对我们也不过尔尔,说话也较为敷衍。渐渐地,他被先生幽默睿智的言语和开朗畅怀的笑容所感染,后又得知先生是在大学里做研究工作的,一下子对我们热情起来。临别时,他将家人们召到一起,把我们两人的情况一一道给家人们听。末了,我们两个就站在圈子中央,接受这一家老小七嘴八舌的提问,诸如为什么要搬家,打算在德国住多久,家中养不养宠物,有没有小孩,预备什么时候搬入等等。那一刻,像极了面试。

我们几乎是看房者中最后走的。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都觉得:这房子,很有可能我们会得到优先权。不然,何以问我们这么多具体而细节的问题?

果不其然,吃过晚饭,电话就来了。一听到老先生的声音,先生差点没从沙发上蹦起来。老先生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就问:这房子你们要不要?我们一迭声地说,要要要。老先生于是通知:合同过几天会寄给你们,到时候注意查收。然后就挂了电话。

两个人一时间心花怒放,开心得马上给朋友们打电话:我们快要搬家了!到时候过来出力!朋友们倒也冷静,问清楚房子的种种情况之后,说,虽然这房子综合条件还不错,价格也不算贵,但是,让房东这一大家子人当你们的左邻右舍,恐怕不太自由吧,好像随时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似的。到时候合同寄来了,你们可要多长个心眼,好好地看看,不要被人唬弄了去!

我说,他们这一家人看来都挺面善的。而且,能够融入这个大家庭,感受一下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民俗风情也没什么不好。我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张长长的桌子上共度圣诞节平安夜的温馨动人的场景。

朋友们唯有摇头长叹:但愿你们真的能够梦想成真。

2 thoughts on “找房记(中)”

  1. 丽雯,刚到上海就马上来到这里看”锦瑟的年华”,很喜欢那连载,希望不要虎头蛇尾,有读者讲过你的文笔颇象梁凤仪,但偶看下来觉得多数文章是有点过于匆匆收尾,刚到精彩处就突然收笔了,很偶不痛快,呵呵…

    恕偶冒昧,请问你先生是否广东人或是香港人?或是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好多用词都颇地道,如”中意”,”面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