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记(下)

既然房子已经有了着落,我们于是致电给那几位还在等候我们回复的房东们,婉言谢绝了他们的房子,同时也给自己的房东打了电话,告诉她我们找到了新住处。她也很替我们高兴,并且隔天就开始在报纸上刊登房屋出租广告了。

接下来的日子真是悠哉游哉,为了庆贺即将乔迁新居,我们两个决定出门去旅游一趟。半个月后,两人开开心心地回来了。搬家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了,房东也约了不少人上门来看房子。可是——信箱里却迟迟不见新房合同的身影!怎么回事?不会寄丢了吧?又或者,他们还没有寄出?

“要不要打个电话去问问?”我和先生商量着。

“他们说过寄合同,应该会寄的。去催人家,万一人家这段时间很忙,那多不好。”先生一向喜欢替人所想。

那倒是。我想。那就再等等吧。

又等了一个星期,合同还是没有一点影子!这下我着急起来。先生也有点急了。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原有的租房合同就到期了!他若是再不寄来,那到时候连搬家的时间都没有了。

先生于是打电话去问。但,结果却是——对方手机关机。打了几次,都如此。我们疑窦顿生:也奇怪,这么多天过去了,他们竟然也没再联系我们。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终于,先生决定亲自登门,询问合同事宜。那天,我在家中焦急不安地等待着他的归来。傍晚,先生一脸疲惫和愤怒地进了家门。

“合同拿到了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没了。”

“什么没了?”我不解。

“他们把房子给别人了!”

我愣住,“可是,不是说了给我们的吗?你没有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我连他们的人都没看到!”好脾气的先生也禁不住怒容满面。

在我的细问之下才知道,先生到了那里,在楼底按了很长时间的门铃,都没有人接应。就在他以为室内没人时,门铃旁的对讲机里突然传出一句:“你是谁?”先生自报家门,对方沉默了一下,然后回答:“房子已经租给别人了。”先生说,可是我们之前不是已经都说好了吗?对方快速地回复一句:“我们要找长租者,你们租期太短了。”说完就关闭了对讲机。大概自知理亏,所以对方自始至终都缩在房子里没出来和先生照面。

我听了,差点气炸。关于租期,那天在“面试”的时候就已经对他们这一家子人说过了。如果他们嫌短,那么又为什么后来给我们来电话问我们要不要房子?用这个理由来打发我们,纯粹是借口。更可气的是,你反悔也就反悔了,至少得知会我们一声,一声不啃,躲在家里,等到人家上门来,连面都不敢见,这算什么?先前他们留在我脑海中的好印象顿时荡然无存。我对先生说,这种出尔反尔的人,就算租了他们的房子,恐怕也不太平,不租就不租,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鄙视归鄙视,现实的问题还是亟待解决的,接下来,怎么办?眼看只有一个星期了,谁能保证在这一个星期内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房子呢?经历过如此艰辛的找房阶段,我简直可以预料到,寄期望于这短短的几天,实在是太渺茫了。

要是找不到房子,我们莫非真的要睡到大街上去了?

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和现任房东商量,看能不能再宽限一段时间。幸运的是,房东听了我们的遭遇,对我们很是同情,她安慰我们:没关系,你们继续住吧,等到房子找到了,我们再解约也不迟。房东的善解人意让我们在感动的同时多少有些感慨,一贯以来,受了媒体舆论的影响,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德国民族,勤劳肯干,德国人民,诚实可靠。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知道了,人心隔肚皮哪,所以也不能盲目地随便听信他人的空口许诺,得白纸黑字写下来,那才算数。在德国,一切讲究的是“真凭实据”。

得知我们吃了“哑巴亏”,朋友们在义愤填膺的同时也积极地为我们的找房事项出谋划策。有朋友提示我们,既然出租者可以打广告,那么你们求租者也可以打广告呀,让那些对你们感兴趣的房东上门来找你们,不是更便捷?

对呀!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求人不如求己,与其被动等待别人的挑选,不如主动出击。既然房东有权利挑选租客,反之,租客自然也有权利去选择他的房东。

说干就干,马上在《南德日报》上登出求租信息。本以为那么小小的一角不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信息一见报,立刻家中的电话铃就响个不停,不少房东都说很希望能够将房子租给像我们这样有良好背景条件的夫妇,语气热切而急迫。有房东甚至征询我们喜欢怎么样的地毯和窗帘,便于他在房屋装修时有的放矢地去买。这局面真让我们有种受宠若惊之感。看来,这步棋还是走对了。

两周之后,我们如愿以偿地签了合同,搬入了新家。

“主动出击才会赢!”这便是这场曲折的搬家经历给予我的最大的收获!

2 thoughts on “找房记(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