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的最高境界

这几日,德国某家电视台不断地在播放中国的一些片子。有纪实的,也有娱乐的。大概意在向德国观众整体介绍中国点滴,给他们以完整的中国印象。

很好奇,德国人镜头之下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有无偏颇?有无隐瞒?是否公正?是否客观?出于原汁原味的考虑,纪实片中,并没有抹去被采访人的原有声音,德语翻译叠加在原音之上。

其实,这种“配音”是最没有要求的,旨在纯粹的“同声翻译”,语义正确即可。无需添情感,无需对口形,更无需分人之外貌性格不同来赋予最“完美贴合”的声音。

但是,一档精益求精的节目是不会这样“低要求”的。听片中配音时,能感觉得出,翻译人员尽量使自己的“声音”接近说话者。说话者声音较细柔,则德音译声也温婉;说话者声音较粗重,则德音译声也浑厚。被采访者中有位村妇,身材健硕,中气极足,言辞铿锵有力,替她用德语“说话”的,细听之下,居然是男声。想想虽然有些忍俊不禁,但不得不承认,效果却相当出彩。

既然是纪实片,声音自然也是同样需要“写实”的,何况声音中还含有那么多不可言说的情感,低沉的声音和高亢的声音,所表达的心理戏,是不同的。机器式的翻译,又怎么能够向观众传达这些“言外之意”?

我不是专家,所以不便评论这片子拍得好或者不好,但仅就配音来说,这片子还是努力在“纪实”的,因此,最初观看时的疑虑便打消了一半。

到了晚间黄金时间,中国电影上场了。大约是为了配合外国人“异国情调”的审美口味,所以播放的电影题材背景多以中国旧时代为主。譬如《风月》、《活着》、《卧虎藏龙》之类。未看之前,实在不能够想象,穿旗袍马褂盘髻留辫子的中国旧家庭男男女女一开口是德语?多滑稽。很担心古典含蓄的意境会被腔调硬生生的德语破坏殆尽。

还好还好。虽然是德国人在幕后配音,但是声线粗细倒和角色本身的真声很相似,没有特别的突兀感。原版电影中,女主角说话时微带鼻音,德语版本中,配音者也没有忘记这点,因此,倒像是女主角自吐德文,而并无幕后配音。

这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配音了吧。至于那些不成功的,不说也罢,总之是让你宁可不求甚解地去听外文原版也好过听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的配音。世上再没有比一个鹤发苍颜的老妇却有一个银铃般的声音更为恐怖的事了。人和声,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块儿,真让观众受罪。

真正高妙的配音,是给整出戏锦上添花。不失为一种听觉享受。

而配音的最高境界,便是使观众在看时忘掉——配音。

2 thoughts on “配音的最高境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