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能习惯德国住宅的门铃声。坦白说,对那声音,简直是深恶痛绝。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铃声”。凶铃?盗魂铃?催命铃?都像。
在没有领教过这种门铃声之前,对门铃还是相当有好感的。比如一些街边小店的门铃声,推门进去,清脆而文雅的一声“叮咚”,虽然简短,却如山涧清泉般轻快悦耳;又比如那种音乐电子门铃,以一段动听的旋律取代传统铃声。每当听到门“唱起歌”,想来那个前来应门的人心情一定也是很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无奈德国是一个讲究实用性的国家,所以以上这类“花里胡哨”的铃声自然不会成为门铃之主流。门铃是干什么的?就是为了告诉房子里的人——有人来了!那“叮咚”太轻,万一你有重听,那可不是误了事么?播乐曲又太费时,来客都已经脱鞋进了屋了,那铃声却还在“咿咿呀呀”自娱自乐中,太不利于节电。因此,直截了当的“嘀——”最适用。不知道别处的住宅安装的是否也是同种门铃,单就我所住过的屋宅而言,皆为此铃声。
只是这门铃声,比起载重型卡车的喇叭声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扩音器的“放大”加工,听得人着实心惊肉跳。若是住处环境本就清幽寂静,这一下突如其来的“嘀——”,真的要使人吓出心脏病来不可。
除了毫无预兆地响起之外,这“嘀——”还拖着长长的尾音。大有不肯善罢甘休的气势。真叫人恨煞!
也因为这铃声,让我对所有非请自来者都持有强烈不满情绪:广告派发员,包裹递送员,管道检修员等等。他们似乎个个都有极为正当的理由按响我家的门铃,理直气壮地要我为他们开门。但,广告与我何干?包裹呢,不外是要我替不在家的邻居代收,而管道检修,不知为何,那些工人每次都首选我们作为底楼大门的开门者,难道只是因为我们的门铃所处位置最凑手?那一声长长的“嘀——”,像是一种火急火燎的催促:快来开门!放我进楼!我知你在家!你躲不了!最可气的当数某些免费小报送报员,面对一排门铃,像弹钢琴般,你家他家一一摁遍。只为碰运气。完完全全就是不速之客硬上门的无赖样。他在楼外是浑然不觉,而楼内,家家户户铃声大作,那种此起彼伏的喧嚣声简直让人发疯。
以后,或许该考虑在自家的门铃边贴个告示:无事勿扰——
“嘀——”
打字的手猛然一抖,唉,又是门铃声,不识时务地响起了。到底,去开门还是不开门呢?
师兄嫂,我是STRONGWAY的小师妹,特过来打声招呼。师兄嫂好噢。。。。
谢谢捧场!呵呵,欢迎常常来做客!
自然自然。呵呵。
对了文中所写的门铃有同感,不过这种不动听的门铃大都出现在多住户的公寓楼(Wohnung),我还没在任何Haus里经历过这种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