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并没那么爱他》

严格地说来,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刚满二十的小女孩子。这一年,她出国念书。和很多国内长大,一直以来都受着传统教育的女孩子们一样,她的感情生涯还是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对爱情,她也有向往,只是都是青春偶像剧的模式,她的爱情蓝图,是非常柏拉图式的。

后来,很偶然地一次机会,她遇见了一位三十上下的男子。和众多到了而立年纪的男子一样,他正处于事业拼搏期,同时也免不了有期待尽快成家的烦恼。

男女之间开始交往,大多都起源于对对方一个细节上的好感。但细节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是一枚青涩的尚未开花的果子,一个是一枚过了花期成熟得要落地的果子。谁都看得出,他们不合适。她想慢慢谱写一曲从一个音符开始到一个完整乐章的恋歌。他比她成熟,自然也比她理智,年龄和阅历注定他不可能担当她偶像剧里的那个男主角。所以,他很快从他们的交往中抽身而退。

她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可能性。在她,仿佛灶上的一壶冷水才刚开始感觉到一点热度,刚有点升温,而他呢,早就关火走人了。若细究起她是什么时候开始为他们的那壶水加温的,应该是他们认识后,他的成熟以及和年龄相符的稳重加之对事业的热爱对世事的从容,让原本一直在“旁观”的她禁不住有了好感。

人们都说,上了年纪的人恋爱,就好象老房子着火一般不可救药。其实,从未谈过恋爱的人,一旦爱起来,也是不可救药的呢。

这好感一天天地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她认为的“爱情”。她想她是爱上他了。于是找个机会向他表白,可是没有想到,他却婉言拒绝了。他说他们之间还是做朋友更合适。她不肯接受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不肯接受失败;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年轻,所以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她的自尊心迫使她一定要找出那个答案,他,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喜欢过自己?哪怕只是一秒钟呢。她于是找出种种理由给他写信,写自己对他的情感,只是想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意,潜意识里,大概也总是希望能够感动他吧。却不知越是这样的付出越是伤害了她自己。起初,他还回些无关紧要的话,只当她是朋友,回避她的问题。到后来,他便不再回信了,他以这样“空白”的方式婉转地让她明白,他不可能跟她有将来。

年轻时,我们就是这样的死心眼,明明已经被判了死刑,但不看到明明白白的判决书就不肯彻底死心。她又托朋友和家人写信给他,替她向他问,他到底对她是怎么想的。还连夜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纪念册寄给他,里面记载了她对他点点滴滴的思念和关恋。

他终于开口了,这一次很明确,他说,他不可能做她的男朋友。也请她的朋友们转告她,让她不要再给他写信了。

信很简短。简短到有点冷漠。但,说真的,除此外他又能怎么做呢?他也担心他任何的婉转回复都会被尚未死心的她一厢情愿地视作“暧昧”,复燃起他们之间的那团死灰。更何况,说到底,他爱她爱得还是不够深。

她看到了信。很生气,同时有点恨他了。恨他的绝情和无动于衷。说到底,她不知道,她真正恨的,只是因为她自尊心在他那里受挫了。年少的我们,是把自尊和颜面视同性命,不肯轻易低头,不肯轻易示弱,也不肯承认自己会失败。

年轻时,爱上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一个小细节就能够让我们马上对一个人产生了好感。我们会根据这个或者那个小细节一厢情愿地为对方贴上人格完美的标签:善良、努力、勤奋、热情、正直……。然后慢慢地,就被自己一手构建的“理想对象”而沉迷,爱上对方。却不知,自己爱上的那个他,并不是现实的真真正正的那个他。

年轻时,讨厌一个人也是很容易的。一个小细节就能够让我们马上对一个人产生反感。我们同样也会根据这个或者那个小细节对对方全盘否定:不能忍受他吃饭后打嗝;不能看见他衣肩上的头屑;不能接受他穿着的土气;更不能容忍他任何不漂亮不潇洒的小动作。

或者,等我们都再长大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任何在我们年轻时一厢情愿戴上完美眼镜去看的人,到后来,摘下眼镜,才发现竟然也有那么多缺点和瑕疵。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不过,我们也要感谢这代价,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宽容和释怀。

题外话:
对于年轻的女孩儿来说,喜欢上一个人,最大的困惑就在于是否要向对方表白。表白了,万一对方对自己无意,那岂不是颜面尽失?太丢脸了。而且,也许从此以后两人会因此忌讳,因此陌路,连朋友都做不成也未可知。可如果不表白,也许也就失去了一个和对方开始的机会呢?

表白与否,说白了,就看是否过得了自己自尊心这一关。

只是有一点,如果对方拒绝了你,就别再追问为什么。等再成熟一点,你就会明白,不是因为你不够好,只是因为你们不合适罢了,所以,上帝才借了他的口告诉你。

女孩,记住这句话——你值得过幸福的生活。

5 thoughts on “《其实,你并没那么爱他》”

  1.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你告诉我们你即将离开中国,踏上异国的土地,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从某人这里的得知你网页,俞老师,很久之前一直想联系你,依然记得你在我的作文里的一句评语: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还记得高三(3)班的同学们吗?我们亲爱的语文老师。 杨俊兰 留

  2. 意外+惊喜!我怎么会不记得呢?:)(我至今都还记得你带着笑意跑进跑出我们办公室的样子)

    现在还好吗?有时间就写信给我吧,说说你的近况!挂念!

  3. 等我们都再长大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任何在我们年轻时一厢情愿戴上完美眼镜去看的人,到后来,摘下眼镜,才发现竟然也有那么多缺点和瑕疵。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不过,我们也要感谢这代价,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宽容和释怀
    或许这都是成长的代价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