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水滴的欲望

数学上,有一一条理论叫做分形理论,其要点是“自相似性”。何为“自相似性”?往粗了说,是指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往科学术语上深说,是指分形图案往往和它自身的一部分相似,也就是说,把图案的一部分按一定的尺度放大,就又会得到它自身(可能是确切的,也可能只是近似)。

这条定理也可以用来衡量生活。

它本是乡间某条不知名小溪流里的一颗小水滴。它从来也没经历过大风大浪。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阴雨晴雪,这条小溪流永远都没有变化,唯一循环更变的,是溪流旁的小草和野花,还有不知名的灌木。它们在一起共同度过了几百年。可以想见的是,它们还将继续共度漫长无期的未来。

小水滴的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充实。尽自己的能力浇灌一朵小野花或者一株小绿草,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它从来也没有过离开小溪流的想法,直到有一天它遇上了阿江。

阿江,顾名思义,是来自某江里的水滴。它比小水滴个头要大一些。听其他的水滴说,阿江从前也是这条溪中土生土长的一员,后来遇上某次洪流,就顺势脱离小溪只身投奔江河生活去了。

阿江说话很有点见过世面的派头,它对小水滴说,作为一滴水,在小溪中生活也是生活,在江河中生活也是生活。比起狭隘的环境,狭隘的心灵和视野更可怕!每年八月,都有很多人来我们江边看潮水,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那场面是多么壮观!这是你活在这条微不足道的小溪中所无法感受到的……

阿江那带有点志得意满的模样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小水滴对外界世界的向往。它也不是一颗满足现状的小水滴,它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像阿江那样让小溪里的小水滴们都羡慕的江水滴。小水滴想,我们出身一样,既然阿江可以去那里生活,为什么我不?

于是,小水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江河的漫漫征途。

它一路上历经了很多辛苦,最终,它也融入到大江中去,成为一名新的阿江。

成为一名新的阿江后,小水滴的确过了一段非常开心兴奋新鲜的日子。它生命中第一次见到江潮起落,见到跨江大桥,见到繁忙作业的捕鱼船,还有那些嘎嘎飞翔的江鸥。它想,倘若把江河中的风浪和奇遇告诉那些小溪中的伙伴,一定会把它们给羡慕死呢!这里生活,可比小溪里生活有趣多了!

它以为,它这一辈子就定居在江中了吧。

可是,它遇见了阿海。

小水滴看到阿海时,正值对方满脸愁苦的模样。小水滴问它为什么那么闷闷不乐?它的回答令小水滴讶异,“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大海去!你想,我怎么能够生活在一条狭小的江中?这里什么都没有!会闷死人的!”小水滴于是问它,大海是一个什么概念?阿海很自豪地回答,那里是一个世界!见小水滴不甚明了的样子,它又进一步解释道,世界是一个很大的东西,比方陆地是一个世界,而你们呢,只是陆地世界里的某一小部分而已。这地球上,唯一能和陆地这个世界相提并论的,就是大海。人们习惯把它叫做海洋世界!或者更可以说,海洋世界要比陆地世界更大呢。你没听说么,地球就是一个水星球呀。真的,海里什么都有。你见过巨型邮轮么?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市!还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动物鲸鱼,光喷个水柱就有十来米高呢,也只有在海洋里才能见着。其他的那些章鱼啊海马啊,多少有趣的生物……,哎,跟你说你也没概念。阿海叹气,同时又下了决心似的说,我想回大海。等下一季潮汛来的时候,我就要走的。

小水滴没有想到天外还有天。大海是一个世界呢!它突然觉得做一名阿江很无趣。看着周围那么多阿江,小水滴暗暗地下了决心——去大海!它的生命还很长,它怎么可以就定格在一条江中生活呢?

小水滴和阿海一同期待着下一季潮汛的到来。

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小水滴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小水滴返归故里,它只想告诉它昔日的那些伙伴——阿江阿溪们,它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精彩和富有激情。

“你快乐吗?”阿江阿溪们问它。

“当然。”小水滴毫不迟疑地说。

“那你满足吗?”阿江阿溪们又问。

小水滴被这个问住了。它问自己,满足吗?也许吧。可是它想,倘若有一天它遇上来自别的星球的水滴呢?那么,它是否还会甘于在大海中生活?

回头一想,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阶层,都有一个“让生活再上一个台阶”的愿望。贫苦的人,希望上一个台阶,能使自己温饱有保障;得了温饱的人,希望上一个台阶,能使生活过得更滋润一些;生活滋润的人,希望上一个台阶,能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了社会地位的人,同样还是希望上一个台阶,希望自我价值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又或者,每个人都在努力,即便是能力有限无法让生活再上一个阶层,那么至少也要保持住当前阶层的生活,不让自己掉落到低阶层中去。

我们就像那颗小水滴,在生命之初,是快乐的,是平静的,是容易得到满足的。但很快,我们被告知,在一条小溪中生活是狭隘的,是可笑的,是不思进取的。于是,我们追求更丰富更高远更宏大的生活。“追求”成了生活的全部。我们不断地追求,追求到之后,却并不会感觉到满足,因为又有新的目标在前方诱惑着我们继续去追求。追求复追求,欲望何其多!

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们追求这样那样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什么?为了使我们感觉更快乐吗?

事实上,小水滴在小溪中生活,未必不比大江大海中生活快乐。那个时候,它根本不知道江不知道海不知道很多世界上存在的东西,可是它真的很快乐,也很容易得到满足。

万事万物众人,不快乐的源头,总归逃不过三个字:不满足。

所以,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殊不知,他人亦有他人的不满足,未必如你想象得那么快乐。

快乐难求,快乐也易求,全看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