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的另一种异国表情

第一次接触泰国菜,还是在洛杉矶旅游时。那晚去一家泰国餐馆吃烤虾,配的蘸酱就是绿色的泰国咖喱酱。第一感受是,辣!奇辣!辣得自诩尚能吃辣的我,第一口就辣出了眼泪。第二感受是,辣中带着鲜,鲜美无比!是自然界的药草自身散发的鲜香,就是这鲜香,让你即便是辣得不能言语,但还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吃,像上瘾一般,我想,什么叫拼死吃河豚,大概也是类似的体验吧。明明知道也许再吃下去会胃痛,但还是止不住那味道和香气的诱惑。那个又香又辣的味道,至今难忘。我想,如果没有到过这家店,那也许这种香辣是永远也没机会体验的。它的香辣,绝不是国内用什么十三香和大勺的味精做出的香辣小龙虾的香辣。后者的香辣,让你吃完后,口干舌燥,心跳加速,面颊发烧,甚至有点头晕目眩,很明显是轻微的谷氨酸中毒。而泰国咖喱的香辣,只在入口的一刹那,给你猛烈一击,但不过两三分钟,一切辣味就烟消云散,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这就是泰国辣的奇特之处。那么泰国菜里,食物的鲜香靠什么诱发呢?就是泰国药草:如柠檬草、九层塔、嫩姜、香菜等。

事实上,泰国菜也算得上是以健康方式烹调的菜肴了,因为它基本上杜绝用味精调鲜,这一点很深得我的喜欢,因为从来家中父母做菜就不用味精,所以潜移默化,我自己做菜,也从来没有过“味精”或者“味素”之类的调味品。母亲的那句话我一直当成是做菜的信条:只要食物新鲜,那么用最简单的烹调方式,也能做出滋味绝美的菜肴来。

世界上运用咖喱做菜的国家很多。代表国自然首推印度。但我总吃不惯印度的咖喱,因为其粉质感太过,所以吃到胃中常常感觉难以消化,也因此,我们的友邻印度朋友们身上,常年散发着参杂着汗味的浓咖喱味。日本的就文雅多了,而且几乎完全抛却了咖喱的本性─辣。它只取了咖喱的色和香,至于味,是日本人自己研制琢磨出的味道甜美和淡的水果咖喱,比如咖喱中加了苹果和樱桃,还有蜂蜜。让印度人见了,大摇其头,这哪里是咖喱?分明就是某种变异果酱!很有种见了欧美女人穿纱丽的不以为然感──外表貌似印度,可内里还是非印度的。

泰国没像日本那般离印度那么远,所以在咖喱的使用上,自然要本分些。同时,它独特的民俗和文化又赋予了咖喱与众不同的特点,辣得妖娆辣得异香辣得多姿多彩。咖喱在泰国,最爱与椰子汁以及各类奶制品(牛奶、原味酸奶等)融为一体,对于一向把椰子当成甜品来食用的我们,在第一次吃到鲜咸的咖喱椰子汤汁时,多少会感觉到很奇特,或者可以说是奇谲,大概和第一次见到人妖的感觉相类似─怎么还有这样一种存在?

超市里,泰国辣咖喱有三种不同颜色,绿色、黄色和红色。似乎,绿色更适合烹调海鲜,黄色呢,多用于烧煮鸡肉,红色,则用来调味面条等。这三种里,又以绿色的为最辣,红色的其次,黄色的最柔淡。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用量上,要达到一定的辣度,黄色的咖喱酱都写明要6餐勺,而绿色的最多不过两勺即可。

其实,泰国咖喱的辣度深浅到底如何,只消看看咖喱酱的保质期你就能明白一切,一罐咖喱酱,居然可以在常温下保质四五年,可见那辣的功力有多浑厚──辣到根本长不出细菌,要有,也早给辣死了。

照着食谱,精准不漏地照做,做了一道泰国咖喱鸡。吃第一口,我就发现,洛杉矶那餐馆的味道又回来了!又辣又鲜又香!果真,就是这样的味道!只不过,那绿咖喱在辛辣上要更加尖刻一些。

没想到,这样的味道,居然在自己家中也能还原。

我又想起那一家座落在洛杉矶小东京地区的日本面馆,人气旺得简直可以把屋顶掀翻,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居然还要等位。它家的面汤,秘诀就是misu加泰式咖喱,又是另一种风情。味道同样也是美味无比的。

由此看来,泰国的咖喱,比起印度的来,更懂得兼容并包。

别说你能吃辣,会吃辣,或许,只有在尝过了辣的另一种异国表情──泰国咖喱,你才会更懂得辣的内涵。

3 thoughts on “辣的另一种异国表情”

  1. 老师可以续写锦瑟年华一个女孩在香港的生活吗?或者将这本书出版,真的好喜欢您的作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