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近日常和S聊起关于幸福的话题。幸福是什么?

讨论结果,觉得幸福不外乎是:身体健康,合家欢欣,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夫妻相爱,子女孝顺,衣食无忧,收入颇丰……

比对自己的生活,虽然还未有到达“全中”的境地,但也能对号入座几个。于是自我得出结论,我们还算是幸福的。

既然是幸福的,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仍免不了感到烦闷焦躁不痛快?

大凡普通人,恐怕最耿耿于怀的一点便是:钱太少吧。

因为经济的不宽裕,所以心理上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实在是需要钱的地方太多:吃穿住行、喜丧嫁娶、生儿育女、人际往来、生老病死(就连死去的人,都免不了要带些冥钱上路打点呢)……只消一打开身边的荷包,马上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僧多粥少”“入不敷出”“囊中羞涩”“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底气不足”“抬不起头”。真是一种无奈中的无奈。

也因为经济上的拮据,生活有时候在我们眼中便一下子面目可憎起来——又苦又累又烦。乌云蔽日,景况黯淡。

在不富裕的生活逼迫下,我们被迫学会了“比较、挑拣、取舍、放弃”等生存伎俩。这些是窘迫的经济状态的“附赠品”,无法不接受(事实上你也别无选择)。

没钱会产生如此多的烦恼,那么,是不是有了钱,而且是很多钱,就会比现在更加满足快乐一点呢?

答案当然是——否。

美国《时代》杂志于2005年2月刊登了一篇题为《the science of happiness》的文章,里面提到,有八条途径能够使你的心灵快乐幸福得唱起歌来:

第一条:列出使你感到开心和幸福三五件事。

第二条:经常向他人表现善意的举动。

第三条:体会生活中最美妙的一面。比如用相机拍摄下最令人愉快的一刻,日后当你沮丧不乐时可以拿出来回忆“快乐”。

第四条:向给你提供指点(指导)的人表示谢意。

第五条:试着学会忘记。通过写一封信来原谅那些曾经给予我们伤害的人。原谅会使你的心情得到宁静,它产生的积极的作用是——让你对过去的感觉会更好一点。

第六条:将时间和精力投资在朋友和家人身上。

第七条:照顾好你的身体。睡眠充足,经常锻炼,保持笑容。

第八条:发展应付和处理困难以及压力的技能和策略。比方在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暗示:这事情总会过去的。这事情打不倒我,只会使我变得更strong。

以上种种的幸福和快乐,和你所赚钱的多少并无多大关联。

看了之后,我仿佛是有点明白了。并,立刻开始对照着逐条做功课。

我要幸福,我要快乐。每做一条,便感觉自己的幸福感又浓了一层。

S似乎比我要“完美”,自觉这八条差不多都能达到。

文章最后,附带了一张幸福测量表:

分数从1分到7分,1分表示:一点也不符合。7分表示:完全符合。其余则渐进地表示符合的程度。

测试之一:在绝大部分方面,我的生活接近我的理想。

测试之二:我的生活环境太棒了!

测试之三:我非常满意我的生活。

测试之四:迄今为止,我已经得到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测试之五:如果再活一次,我还是愿意过现在的生活并不会做任何改变。

得分对照:31-35分:你非常非常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26-30分:你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21-25分:你对你的生活只是稍微有点满意罢了。20分:不好也不坏,一般般。15-19分:对生活略微有些不满足。10-14分:不满生活现状。5-9分:对目前的生活强烈不满!生活简直遭透了!

在做过了八条“如何变得幸福”的秘籍之后,我俩以为测试的结果必定是——幸福无比。

但,最终的结果,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原来对于生活,我们还是不满足的,自然,也和“幸福”有了一定的差距。事实上,这五条幸福标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对生活再也无欲无求。

可是,怎么会这样?

幸福,你到底在哪里?

7 thoughts on “幸福在哪里”

  1. 如果对生活再也无欲无求,那才是最大的不幸。也许,我们去追求、去找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不敢清高地说我不在乎结果,但我知道我同样看重过程。

  2. 心态决定一切,幸福就在一念之间。
    心态决定一切,幸福就在一念之间。
    如果对生活再也无欲无求,那才是最大的不幸。也许,我们去追求、去找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不敢清高地说我不在乎结果,但我知道我同样看重过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