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
“小珊?”
父母唤我。
我回过神来。
“这次回香港,不如带些这边的土特产给你在那边的朋友和同事吧。听你讲,她们平日也帮了你不少忙。”父母建议。
朋友和同事——立刻想起小满。于是给她打电话。
小满比起在香港,人更开朗也更自信,电话中的声音也响亮了很多。
“一珊,我和Wilson情人节结婚!”她迫不及待地向我报告。
“而且——”她放低了声音,像在透露一个秘密,掩饰不住地兴奋,“你想不到——我——怀——孕——了。”说完,她高兴得咭咭笑,“是不是双喜临门?啊?一珊,我现在胖了十来斤——”
她的背后不远处有人在说话,一个男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好了……快……冷掉就不……”
“我就来了。是一珊的电话呢。”她冲电话外高声道,又回过头来,“是Wilson,让我去喝老火汤。哦,天,再吃下去,我都要成肥婆了。一天五顿饭哪——”她拖长了声音。是甜蜜的抱怨。
“小孩什么时候出生?”
“医生说预产期是九月初。”
“婚礼在哪里举行?”
“就在这边。就在我们开的餐馆里。Wilson说服了他父母过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小满终于得到一个皆大欢喜圆满的结局。
虽然她一再强调我不必送礼,倘使能够出现在喜宴现场,对她而言,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再说,你已经送了我呀。”她固执道,“当初从英国回来,不是已为我和Wilson带了结婚礼物吗?”
但我还是决定寄一份贺礼给她。是双喜临门呢!
站在中环一家商场的饰品柜台前,我选定礼物——一座镶有水晶的银制相架。
“小姐,是自己用还是送人?”销售小姐殷勤相问,“如果送人,我替你包装吧。”她们的服务态度真好。谁都知,是看在生意成交的情面上。但,何必说穿?
至少这一刻,双方心情都愉悦。
她一面包装,一面絮絮与我闲谈:
“小姐是我们VIP的会员吗?”
“不是。”
“我们下个月会举行一个新品发布会,如果小姐有时间的话,欢迎来看看。”
我不置可否地应着。
“一向,只有我们的VIP贵宾才能参加。”她强调道,“不过,我看你今日购物金额已接近我们的会员消费额,所以——”
一弯腰,从柜台里拿出一份纸张,“这是邀请函,届时凭此证入场。”
“要如何才能成为你们VIP的会员?”我翻翻邀请函,随意地问。
正中下怀,她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我们的VIP会员分普通会员,银卡会员和金卡会员三类。普通会员一次购物必须满两千元,或者一季度累计购物满四千元。银卡会员一次购物须满五千元,或者……,金卡会员……,凡是成为我们的VIP会员,我们都有相应的积分奖励,同时会赠送生日礼券给你……”
说来说去,就是要你把钱——尽数奉上。这是成为“VIP”的代价。
VIP,very important person。字典上的解释是:贵宾、要人、大人物。
但凡普通人,都免不了有一个“富贵”梦。只因为生命里从来没“贵”过,故而极渴望过一把被人当作“贵客显要”来看待的瘾。面子——不是人家给的吗?
有对比,才显得黑色更黑,白色更白。没有销售小姐的势利眼在先,又怎能对比出“贵人们”得到“尊敬、体贴、热情、微笑、耐心……”的服务其实意味着“高人一等”“与众不同”的尊贵身份地位?
有落差,才更能体会到“受人重视”的可贵和不易。“贵人”之所以“贵”,价值就在这里。所以,别怪销售员对顾客不肯一视同仁,怪只怪我们自己太enjoy这种得意骄矜虚荣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无比愉悦的享受,说不清道不明,但的的确确使我们——乐在其中。
售货小姐怎么会不知道?
看,她越战越勇,进一步鼓其如簧之舌:
“小姐,其实你再买一件东西,超过两千元,就能成为我们的普通会员了。”她很替我着想,委婉地劝诱,“现在买我们的产品真的很合算呢,对于新晋的普通会员,我们还送一个价值三百元的水晶小挂件。怎么样?你看看,这个胸针是刚到的新款,很漂亮吧?很配你的外套呢。”
我只看价格:五百元。
“——这条项链是今年的限量款,全香港没几条。我们专柜目前只剩下两条了。其中一条也已经被一个老顾客预定了——”
我依然只看标价:六百元。
“——这对情侣小熊是特意为今年情人节打造的款式,昨天才上我们专柜,很可爱吧——”
“谢谢你的推荐。”我道,“这些我已经看到了,并不很喜欢。”索性表现得狂一点。人各吃得半升米,谁怕谁?
她果真上当。以为我眼格较高。
“那么——”她职业化地笑着,“希望你能来参加我们的新品发布会。或许你会看到感兴趣的货品。”
临走前,她又恳请我留下联络方式,以便新货到柜时能及时通知我。
坐在地铁上,我把邀请函拿出来看:
尊贵的阁下,谢谢您对我们的照顾和支持。我们诚邀您于* 年* 月* 日* 时惠临我们的新产品发布会(地点:***大酒店*层)。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工作着,只是希望将最美的产品呈现给您,回报您给予我们的厚爱……
多么谦逊,多么热忱,多么恳切,多么真挚。你的地位,一下子被抬高。简直是高高在上了。
我忍不住笑。环视周围,一车面无表情的人。你能分得清谁的身份更“特殊”一点?区区一张薄纸,有时候也会哄得人丢掉了“自知之明”。
一回到家,我便将这邀请函随手给了姑母。
“唷!还有香槟招待呢。”姑母仔细地研究着邀请函,“可能是个鸡尾酒会。”
“是吗?我不知道。”
“你看,这背面不是写着么——届时我们将会向来宾免费提供香槟等饮料。”姑母念出声。
“不知道能不能与人同去?”姑母自言自语。她那几位师奶级麻友对此种场合亦是颇为投入。
“说是到时凭此证入场——”
“你怎么不问她们再多要几张?”姑母道,“不然,一个人去多单调无味。”
“这种招待会本来就是年轻人的社交场合。”姑父在一旁看报纸,此刻插进来道,“比较合适一珊逸文他们——”
“嗳,一珊,你近来和逸文有联系吗?”姑母突然瞅着我。
“没有。他好像很忙。”我敷衍着,预备溜走。
“忙?再忙总有吃饭的时间吧,再忙总有睡觉的时间吧,我就不相信他会这么忙,忙到连——,”姑母大起疑心,“他是不是——有女朋友了?”
“喂,杨德笙没有对你说么?”她一把扯下姑父手里的报纸,“逸文有没有和什么女孩子在交往?”
“哎,我还没看完——”姑母的强势,让姑父毫无办法,“唉,逸文和什么人交往,德笙怎么会知道?他基本上是不去过问逸文的事的。”
然后,他重新拾起报纸,侧过身去,留半个脊背面对姑母,“你就不要替一珊他们瞎操心了。他们自己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你就喜欢说这种风凉话!”姑母不忿,“什么叫做瞎操心?难道我关心一下一珊和逸文的事情都不行?他们年纪轻,有些事情难免看得浅,容易犯糊涂,我多提醒提醒是想让他们少走弯路,这也不对?——”
“对对对,你既然这么关心,干嘛不自己去向逸文问个清楚?”姑父有点不耐烦。真是,看一段巴掌大的新闻,被打断了好几次。看到最后,根本是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哼,改天我一定会问清楚的。”
大概为人父母的,对子女之情感问题总是非常在心。自己心头的一块肉呀。知道早晚留不住,总得找个可靠的人托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家的孩子跟的那个人,倘使来龙去脉自己一点都未经手,怎么放得下心?苦生苦养了廿十来年,冷不丁地,某天一个不知就里的陌生人上门来,要你把心血拱手相让。不让也得让。回头看看,巢里的小鸟早已羽翼丰满振翅欲飞,你又能护着不放到几时?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从旁替子女多留个心眼了。
一日午后,正伏案写当月财务报告,桌上电话铃声响起。
“请问,是何一珊小姐吗?”一把中年柔和的女声。很陌生,是第一次接听。
“是,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Lee和Karen的妈妈,抱歉,打扰你工作了。”她的语气很谦和。
我一时间未反应过来。
——Lee和Karen的母亲?
“我们之前见过面,在Karen的生日会上,不知道何小姐还有印象吗?Lee的订婚宴何小姐也来了吧?那日来宾较多,所以也没机会和你多聊聊,还望何小姐不要介意为好。”她以为我已经记不起她。
“李太太,你太客气了。”我笑道,“其实,我也失礼了,一直都没回谢你们一家的周全招待呢。”
“何小姐——”她欲言又止。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如果何小姐愿意的话,能不能来家中一坐?”
她邀我上门,不晓得是何意。总不见得,是专为吃茶闲谈?
“是因为我很想和何小姐说说话。”见我无应答,她又温和地解释,“早有这个打算,可总也找不出合适的时间。也许,对何小姐来说,这邀请突然了些?”
“我知道有一家咖啡馆的下午茶很不错,茶点极美味。假如李太太——”
“何小姐喜欢吃茶点?”她似乎听了很高兴,“我们家的厨子非常擅长做西点。何小姐尝过便知,不比外面的差呢。而且,在家总比在外面要随意些放松些。是不是?”
我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她又继续道:
“关于路上交通,何小姐亦不用担心,到时候我会叫司机接送。”她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善。
再推辞下去,倒显得自己多心了。遂答应下来。
难道LEE在家中说过写什么吗?看到阔太相邀,着实为一珊紧张
又看到更新了~~~~~真好~~~请继续努力好吗:P
好了,看来LEE终于有所行动了
真吸引人哪,人物和剧情.就是希望能提高更新速度.对我来说,每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锦瑟>的更新.
是为了KAREN和逸文,还是LEE?
看到这里更加期待下文了
丽雯,加油啊!
期待早日看到更新
LEE的父亲是那个主谋…
结尾很简单,一珊回内地或者出国继续读书/工作。
地球继续转着,各人有各人的轨道。
纯属个人臆测。^_^
继续加油哦!
期待。。。
越来越有意思了,这一年没有白等,真希望每天都能看到更新!
不得不说了,更新越来越有规律了,值得表扬。。。!!
tut mir leid,hab keine Gelegenheit auf chinesisch zu schreiben.
aber Liwen,hast Du vielleicht nicht einen Fehler gemacht???? Wo ist die Yishan eigentlich?? In letzter Kapitel war sie in Suzhou und dann habe ihre Kollegin Xiaoman angerufen und wurde eingeladen zu ihrer Hochzeit.Sie wollte Geschenk für das Paar kaufen und wieder in Hongkong.Also ich bin dazu nicht klar geworden.oder habe ich versehen?????????????
“——这条项链是今年的限量款,全香港没几条。”
also,wo war Yishan tatsächlich????????????
答复海晶心:呵呵,回苏州这一段是过完年再次回到香港后的“倒叙”和“回忆”。第81节这一段里有提示(参见括号内的内容):
又是一年春来到。
香港街头,人人身上“春意盎然”,像是预备走进初夏。(想起过完年从苏州回香港),一下火车,便体验到截然不同的冻暖两重天。深藏在骨子里的寒气也开始“嘶——嘶——”地从表皮的孔隙中“逃出升天”。
因为故事的主要场景是香港,故而不把“舞台”搬到苏州了。买礼物也是回到香港之后的情节。
希望以上说明能够解答你的疑惑。:)
另:你的德文很棒呢!为你的学有所成而鼓掌!呵呵。
那就是说,一珊回家过年没有见过小满,是么??小满不是情人节结婚么。农历过年经常是在情人节前后的,我以为她回家,顺便还参加了小满的婚礼呢。那就是说,一珊还会为小满的婚礼专程回国一次,是吧??嗯,不好意思,我比较“弱智”啦 :-P
昨天是因为没有中文软件,情急之下只好用德语。我也是一个在德国的普通留学生,曾经也在巴伐利亚求过学,丽雯太过奖了,真的不是这样的。至于是不是学有所成,等偶能够毕业然后找个能够糊口滴工作再说吧。不过,我就当你的话是祝福吧。GLUECK BRAUCHT MAN SCHON,AUF JEDEM FALL。
嗯,天冷,慕尼黑更冷,注意保暖。
P。S。:我不会催你的,已经目睹太多网络小说在观众的催促下变成“太监贴”的了。。。。。。
那一段我还是看到了,也知道是倒叙。只是觉得好像跳跃太快。—-不过纯粹个人意见。。。。。。
我觉得李太太找她即有可能是为了问逸文的事 有可能逸文和karen 在谈恋爱
不过好喜欢lee 哦,真希望珊能和他在一块 ,但是如果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话 那还真是童话性质的故事了是不太现实了点的, 毕竟现实的人不会订婚后还为了爱情而忽略现实中应承担的重任放弃广阔的前景的
我建议能不能一次性多发点让我们解解馋阿。。。。。。。
丽雯:
是偶尔在搜索引擎上发现你家地址,入室参观良久,并于今日一气读完此片小说已有的章节。有梁风仪的笔触,摒弃了她的锋锐,可惜不够亦舒的不动声色,但真的不错。
仗着我也曾是一介文学青年,猜一下后文(好像你的行文间已有铺垫,很骄傲自己在看到30多篇时隐约已猜到杨对蔡的刻骨家仇):是否当年LEE的父亲即蔡的幕后支使?迎叶的病治愈后又有另一段惊天动地的隐情?KAREN与蔡有亲缘关系吗?:)
第一次上别人家,即乱贴“到此一游”标签,实在因看的不过瘾,后文期待ING。
P.S.在德国很久了吗?刚从欧洲一游回国,很好奇你们留德学生的生活,因本人没有深入过,希望以后女儿可以体验。
我这边可是深夜了呀,呵呵。可见丽雯文章的引人。。。。。。
又是一个水晶鞋的故事,灰姑娘变公主。
这样的话便是落了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