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很多名人是不让人见的,属于真正的“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名人”。他们的理由是怕人被名所累,不得自由。故而一律不接受种种露脸的举动:如记者拍照,当面采访,签名售书,公开领奖,上电视节目等等。
多么地与众不同。
一般人出了名,恐怕最担心的就是“过气”二字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不小心,他人的风头就淹没了自己。故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遇实现一切可能在公众面前现身。力保自己不被挤出公众视野。
而他们呢?却甘心情愿退居二线闭门谢客,把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做派很清高很脱俗很淡泊很另类吧?
但,话说回来,有露才有藏。你我区区普通百姓,连露的机会都没有,哪有资格谈藏?一藏,更是茫茫人海不见踪迹了。
尤其是,当你徘徊在欲出名未出名的边缘时,迫于生计和前途,别人让你露,你敢不露么?(谁都知道,给你机会让你露脸,是看得起你。渴望名利双收的你我,又怎么肯放过这一良机?)
很想知道的是:那么讲究将自己“藏”起来的名人们,当初又是如何使自己“崭露头角”的呢?
与其花心思关心这种问题,不如多花些时间在《锦瑟年华》上。
不知何时才能看到《锦瑟年华》的结局呢?
同意楼上的观点。散文、随笔这样的文章,看似简单,其实要写出分量来很不容易,很多大作家都是在有了足够的阅历和沉淀之后才能写得收放自如。丽雯能不能接受大家的建议,先专心把几篇小说写完呢?
或许是写两个长篇比较累,丽雯通过这种方式休息和练笔,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