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谁点了友情的死穴

从童年到成人,我们结交过很多“朋友”,有些随着光阴的流逝地域的变迁而渐渐变得陌生与疏离,而有些,直至今日都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你是否有过那样的朋友,曾经你一度很肯定地认为你和她(他)的这种知心朋友关系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最终,因为敌不过种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而失去相互的音讯。到了今天,偶尔也会想起她(他)来,不知道她(他)现在怎么样了,在哪里上学? 在哪里工作?容貌是否有了改变?是否已经结婚?也许已经有了孩子?……。想到她(他)的那一刻,你会不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导致当初那样亲密无间的我们到今日竟然成了完完全全互不相干的两个人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想起了一位朋友说过的这样一件小事:

是已经上了初中还是仍在读小学?时间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是自己的生日。放学之后,与同班一好朋友一同去她家做功课。在她家中,我很高兴地告诉她,今天是我的生日呢。其实,告知她并非是想让她送给我什么礼物,只是因为那时候心底里认定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非常希望她在得知之后能和我一样地激动和开心,好像我的生日就如同她自己的生日一般。她听后,想也不想便站起来,走到一方储物柜前,将摆放在柜顶的一个小摆设拿下来,递给我说,喏,这个给你。

那个礼物,我至今都难忘。

想起来,我和她好像从小学一年级就认识了吧?她家离我父亲的单位非常近,所以几乎每天中午或者傍晚学校放了学,我们就一同走。可以说是朝朝夕夕的相处呢。我也常常到她家去写作业、看电视、听歌带、睡午觉、吃便饭……,自然,也不会忘记将自己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同与她分享。我熟悉她家的每一个人:外婆爸爸妈妈哥哥。知道她外婆最拿手的菜就是肉末茄子,知道她妈妈最喜欢看的电视是《正大综艺》,知道她爸爸收藏了一套线装书《金瓶梅》,知道她哥哥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做航模。我有时候甚至有一种错觉,好像自己就是他们家的一分子,而她,便是我年龄相仿的亲姐妹!

女孩子就是这样的脾性,一旦视对方为知己,便什么话都说,恨不得掏心掏肺才好,似乎那样才符合“真正的好朋友”这一定义。我亦是同样让“热情冲昏了头脑”,事无巨细都不瞒她。在那个年龄,大概所谓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无非是些:自己对班中哪个男生有好感啦;谁在谁背后说坏话啦;男女生之间谁给谁写小纸条啦等等都是现在看来可以“一笑置之”的小事,不过那个时候倒是非常煞有介事的。也许人都是这样的,当你如此扒心扒肝地把自己的一切向你的好友“和盘托出”之时,当然亦是同样希望你的好友也会同等扒心扒肝地待你,全然不去冷静地想一想:对方,是不是也从心底里(这点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就是打心眼儿里)同样认为你是她(他)的头牌知己?事实上,在多年之后回顾昔日的某些友情,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我们当年那么不顾一切地投入不顾一切地付出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在那里一厢情愿罢了,也就是俗语说的,剃头担子一头热。对方对待你和她(他)之间的友情,程度根本没有你那么深那么热那么痴的。

就是那一件“礼物”,让我对这段友情开始从另一个较为理智的清醒的角度进行审视。当然,后来还发生了很多事情,碎碎末末的,最终,教我不得不接受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她并没有把我当作她的知己,也没有打算把我当作她的知己,她心中的那个知己,另有其人;同样,我也错误地将她定位成“我的知己”。

还能说什么呢?一段接近八年的交往。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级结束。现在回想起来,唯有一声叹息。

那么,她当年那份“使人难忘”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呢?是——

一只不知道年月的,积满了灰尘的,完全看不清楚本来颜色的,用硬纸板做成的,孔雀造型小摆设。毋庸讳言,因为质地的关系(纸张一向是不堪重负的),所以整只孔雀,尤其是它的尾部,已经被灰尘压得有点变形。

而且,就在她将它送给我作生日礼物的前一天,她们家刚刚进行了大扫除。那天,我在她的房间里,清清楚楚地看见她妈妈指着铺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的柜子顶部对她说:“你放在那上面的一些摆设实在太脏了,都是灰尘,如果你不要的话,就把它们拿下来丢到垃圾桶里吧。”她点了点头,用很清晰的声音回答说:“好的。我正想把它们丢掉呢!”

“……当她把那只孔雀递给我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已经在无意中点了我们友情的死穴。”朋友最后说道,“这件事情让我懂了,很多貌似深厚的友情,其实根本脆弱得不堪一击。无需经历什么惊天动地救死扶伤赴汤蹈火的大事,只平平常常一件小事,就试出了友情和人心的真伪。”

固然,任何友情都有它的死穴,我们心知肚明:比方有习惯借东西或者借钱忘记归还的朋友,有喜欢开玩笑口无遮拦的朋友,有常常不期而至来打扰的朋友,有下馆子时没有付账概念的朋友,有堂而皇之地将你的东西据为己有并大用特用的朋友,有肚子里藏不住秘密嘴巴漏风的朋友,有爱占点小便宜的朋友,有时不时地将自己最新买的贵重奢侈品展示给你看让你忍不住嫉妒心态失衡的朋友……

是的,任何友情都有它的死穴。但问题是——你,敢不敢点?

5 thoughts on “那一刻,谁点了友情的死穴”

  1. 我也有这样一位朋友哦,很美的一个人,为她背很多黑锅,她借了言情小说看,被家长发现了,告诉家长是我给她的(其实是另一个班干部给的),然后她爸爸到学校闹说我借黄书给她女儿,带坏她,然后班主任找我谈了一天的话,我一直没承认,可是老师认为她和我那么好不可能说谎,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要说谎,她说我不是班干部就算犯错误也不会有大问题。那么美的脸那样奇怪的心,后来上了不同的学校,她没考上大学,从此失去了联络。忽然看到这篇小文,象看到那段往事。

  2. 选定某人做朋友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在对待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事情的态度,能跟你配得上的人才能做朋友,朋友不是乱交的,交错很伤人。

  3. 前天请一位熟悉不久的“好友”吃饭,本来说好了去吃那个特色菜的,可时间太晚,关门了! 于是吃了一吨便饭。回去的路上,她开始抱怨饭馆的菜如何难吃,还说之前点一个青菜就多少钱,以前她有多气派,还说我吃的太快,有伤大雅,我真的好伤心,,感觉自己一下疏远了。。。 她在怪我小气?

  4. 虽然我也是个女孩子,但是我实在不能够理解上面文章里面的那个死穴为何被称之为死穴。所谓挚友,应该是在危难中才能证明的。不是平时的这些小事情上能够轻易判断的。有些人很重视的,例如礼物之类的东西,有些人觉得都无所谓。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别人是不是你的挚友,似乎太轻率了些。我个人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危难中伸出援手的才是好朋友。
    每个人都有缺点,难道你没有?既然是朋友,就该能够接受,不能接受干脆就不要当朋友。能谈得上是死穴吗?还有什么敢不敢点之说?干吗要点,为了什么?为了证明友谊,还是为了证明你的朋友不是个完人,而你是呢?当然了,我说的你绝对不是指的丽雯,只是泛指而已。
    再说了,交朋友就像找爱人一样,不会那么简单的就互相认定对方是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了。那天下岂不是没有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这种事情了。这文章看完了的感觉就是,如果有个人拿我当他最好的朋友,即使我觉得性格不是很合得来,我也得掏心挖肺的对他,不然我就是无情无义。
    说真的,我觉得这篇文章不像是丽雯的风格啊!怎么好象好多的怨气?不太像那个聪明,透彻,大度的丽雯了呢?

  5. 双方都引为最好的朋友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都引为朋友的机会是大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