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的参观者开始大批地向他们站的出口处涌过来。闭馆时间已经到了。曾雪峰和江娜于是告别了韶华相互依偎着走了。
林凯差不多走在人群的最后面。看到韶华,他皱眉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也不和我说一声,害得我到处找你。”韶华说:“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的吗?”林凯道:“我只当你转个圈就回来的,哪里知道你在门口等。”
出了展览馆,骑在回家的路上,韶华告诉林凯遇见曾雪峰的事。末了,她说:“倒看不出来,曾雪峰会找这么一个时髦的女朋友。看上去好像比他年纪小很多。”林凯道:“在这边,因为寂寞,所以随便找一个人来同居也不是不可能的。”韶华觉得这话微微有些刺耳,她看得出曾雪峰是真心喜欢着江娜,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她百依百顺的样子。
“他们是在国内就认识了。”韶华为他们抱不平。“哦?是么。”林凯轻描淡写道。他比韶华来德国早,加上平日在大学里上班,多多少少也接触过一些中国留学生,对他们在情感上的分分和和早已司空见惯。很多在国内经历了风风雨雨好不容易一同出国的恋人,到了国外,并没有修成正果,最终逃不出黯然分手的结局。为什么?也许是生活目的发生了改变,也许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更也许,有些感情只适合于某时某地,一旦地域环境改变了,感情也就像离开了培养皿,成了无根无源的东西,消逝也就理所当然了。
(六)
自从李薇月在VHS上学之后,顾蓓几乎天天缠着她,让她去找方震华帮忙通融通融,看看能不能增补她这一个晚来的名额。
刚开始的时候,李薇月找了各种借口来推辞。内心里,她是真的不想开这个口。理由很简单:因为她已经欠了方震华一个人情了,现在为了与己无关的事又要去欠他一个人情,实非她所愿。
顾蓓大概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VHS念书,所以新学校开学的那天她没有去交学费,连学校的开学典礼都没有参加,好像是铁了心不去了。
李薇月看在眼里,顾蓓的这种做法让她很有些不高兴。这不是变相地在向她施加一种压力么。但是她又不能表现出来。她只对顾蓓模棱两可地说,方震华那里也做不了主的,因为是他朋友所在的公司,他那个朋友也不过是公司的一个职员罢了,收不收超额的学生,恐怕也不是他说了算。不如先去原先安排的那所学校念书,看将来有机会再作变动。
“那所学校我是坚决不去了。如果你不帮我这个忙,那我就自己去找方震华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大不了最坏的结局就是回国。回国就回国,好歹吃住还要比这里舒服些呢。”说是这么说,可是顾蓓的表情并不认真。回国?开玩笑,好不容易出来,不撑到最后一分钟,不等到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哪能就这么轻易回去?就像一株不起眼的草,很偶然地生长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除非被人连根拔起,否则就是永永远远地植根下去。
李薇月被她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给方震华打了电话。听到李薇月的声音,方震华像是又意外又高兴,话语也特别多。李薇月只好耐着性子和他聊,这样说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她才用漫不经心的口气提到了自己有一位朋友也想念VHS,但是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不知道现在报名还行不行。
方震华说:“哎呀,怎么拖到现在才报呢,而且现在名额肯定也已经满了,插班恐怕是有点困难,不过反正VHS是循环开班的,让你那个朋友再等两三个月吧,到那时就又可以报名了。”李薇月想到那天他亲口说过的话,就算满额了,他也一定会有办法让她进VHS的。此刻他的这些话是完完全全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的,一点也没有想要帮忙的意思。
李薇月不知道他是真的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呢还是假装没领会。不过,这倒也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方震华并非对所有人都怀着一视同仁的热忱。而这点“说明”也恰好证明了——他对她,是有好感的。这个结论的推求而出,让她免不了自得一番。
她问:“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方震华沉默了一下,道:“你这个朋友是怎么一个人?”李薇月虽然不明白这和报名有什么关系,但是她还是回答了:“是和我同住的一个女孩子。和我原先在同一所语言学校念书。”方震华语气霎时变得轻松释然起来:“啊哈,原来是那个和你同住的朋友。嗯,这样吧,我得先打个电话去问一下我那个姓张的朋友,看看像你朋友这样的情况他们能不能破例招收。”李薇月说谢谢。方震华说:“又和我客气,你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嘛。”话才出口,立刻觉得有点过于轻率了,赶紧又补充了一句:“都是同胞朋友,帮点忙也是应该的。”
李薇月知道他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才肯帮忙的。同时也明白过来,方震华先前之所以没有爽快地答应帮忙,是因为把她口中的“朋友”误以为是她的男朋友。这种替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他当然是不干的。
沙发?
呵呵,人的思想真有趣。如果是我,倒是不能领会方震华的心思
加油啊,麗雯。~
加油啊丽雯,每天都来刷一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