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魂(怪谈短篇)

凌晨两点,广州市荔湾区公安分局的值班室接到报警电话。

“快来!这里有人跳楼了!”电话那端激动得语无伦次。民警于是火速驾车赶赴现场。

此刻,正是人们沉浸在黑甜香里的时光,因此警笛的鸣叫声听来特别响亮刺耳辽远。

Read more

找房记(下)

既然房子已经有了着落,我们于是致电给那几位还在等候我们回复的房东们,婉言谢绝了他们的房子,同时也给自己的房东打了电话,告诉她我们找到了新住处。她也很替我们高兴,并且隔天就开始在报纸上刊登房屋出租广告了。

Read more

找房记(中)

第一次上门去看房,为了给未来的房东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两个特地穿得很正式,如同去公司求职面试。“一份体面的着装表明我们都是很正派的人士,也有一份好的职业。相信房东首先会考虑我们的。”出发前,我胸有成竹地对先生说。

Read more

和德国邻居过招(获奖作品)

远亲不如近邻。国人眼里,邻里之间是客气且亲热的。纵使有个磕磕绊绊,大家相互体谅相互忍让一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俗话说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就比得上唇齿相依的关系,谁又能对谁较上真劲? 来德国之前,我就满腔热情地想将国内礼尚往来的作风撒遍左邻右舍。可是,一来到德国,我发现,那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首先,邻居就几乎不照面。一直到一年之后,我们打算换住处,我都还不清楚我右边隔壁住的是男是女。 其次,邻里之间也从不互相串门。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在德国几乎绝迹,真的照应了那句老话:老死不相往来。以至于报纸上报道过很多这样的消息:孤寡老人在家中长眠,无人知晓。直至某社会部门因缴费业务上门时才发现对方已经死了好几天了。 最后,邻里绝不是省油的灯,不要指望他们会轻易原谅你的无心过失。不夸张地说,你就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做人,这就好比在警戒线边行走,一旦出轨,有你好瞧的。 因为来德国之前事先对德国的人文以及生活习惯做过一些了解,所以,我和先生都觉得像我们这样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人,在德国生活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然而事与愿违,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是我刚来德国才不到两个月。一天下午,天色阴沉,我到阳台上去收衣服。才收到一半,就听见头顶上有一个声音:“Hello!”那不是一般见面时候的礼貌的招呼声,而是一种试图引起别人注意的生硬的招呼声。就好像国语中不客气的“喂!” 刚想抬头看,转念一想,和楼上的又不认识,不可能叫我。于是顾自继续埋头收衣服。收完便走进屋里去了。 才把衣服放到沙发上,听得身后玻璃窗“笃笃笃”一阵敲打声。回头一看,是住在我左边的邻居正将半个身体探过阳台的隔板来,用一支长长的塑料棒拍打着我家靠阳台的窗。 “他有话要对你说!”他看见我看他,就将棒往我楼上的阳台一指。 我疑惑地走出去,这才看见楼上阳台的护栏边探出半个肥胖的身体。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吃力地向我的房间里看进来。 “有事么?”我问他。 他皱着眉头说了一大串,我只听懂了几个单词,那就是厨房和窗户。他说完之后,见我莫名其妙的样子,大声问我,“你懂了吗?” “您可以说得慢一些吗?我德语不是很好。”我有些抱歉地对他说。 “你男人在家吗?”他冲天翻了一个白眼。 “他晚上7点钟回来。” “那我晚上再和你们说!”说完他就把头缩回去了。 这时候天开始降大雨,伴着初夏的惊雷,我隐隐约约感觉楼上今晚将来着不善。 赶紧给先生打了电话。告知楼上将于晚上7点来访,让先生早一点回家。 到了晚上,我们坐在房间里一面等一面百思不得其解,楼上来访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 可是等到10点钟,也不见楼上的踪影。想亲自上楼去问个明白,但时间已晚,只好等到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才吃过晚饭,我们还没上去找他,他到找上门来了。他站在我们房间的门口,先不进来,而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先生说,你们是不是在吃饭? 先生点点头,还热情地以国人的习惯邀请他进屋。他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站在房间中央,先扫视一圈,问,你们是中国人吧?待我们点头,他就吹了一声口哨望着天花板说,怪不得。然后指着桌上剩余的饭菜说,你们做饭的气味太重了!他的脸色很严肃,仿佛警察开罚单时候的神气。 我们还来不及说什么,他边滔滔不绝开了,伴着他的手势,我总算听懂了大概,他说自从几个月以来,我们每天晚上都在8点钟做饭,炒菜的气味一直飘到他的房间里,让他无法忍受。 控诉完了,他直接提出要去厨房看一看。先生将他让到我们不过3平米的小厨房里。他巡视一遍后,口气生硬地告诉我们,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必须安装油烟机! 其实早在刚入住的时候,先生就想买一个油烟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房间,且厨房太小,炒菜难免会有油烟溜进房间。可是,德国的油烟机大多就是给大厨房配备的,即使是最小型号的,也比我们厨房给油烟机预留的位置长出4厘米。 先生试图用英文跟他说明不装油烟机的原因。然而,才吐出两个英文单词,他就不耐烦地大手往空中一挥,“No English!”截住了先生下面的话。 先生只好用不熟的德文解释给他听。他似听非听地听着,眼睛盯着窗外。等到先生说完,他点点头,然后斩钉截铁地说,就是这样办,你们去买一个油烟机! 天!他根本就没有聆听我们说的话。 他说完后,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我们的房间。将还想再对他解释的先生晾在了一边。 他走之后,我和先生连夜商量对策。首先上网求教。得到的回音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温柔派,建议我们再和邻居沟通沟通,必要时也可以用美味佳肴贿赂他。一类是强硬派,绝不承认他说的事情,抵抗到底,因为很多德国人排外严重欺软怕硬。最后一类是同情派,苦口婆心劝我们早点搬家了事。 联想那天他用那种消灭四害的表情看我们的晚餐,我想温柔派的做法可能行不通。因为听见过有德国人为了炒菜的油烟味和中国人誓死到底打官司的先例,所以强硬派的建议我们也不敢采纳。同情派的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找房子搬家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 找不到好办法,那怎么办?先生想了半天,说,既然他对我们在8点钟烧饭很敏感,那么我们就换个时间,尽量早一些。炒的菜也可以清淡一点,平时多吃点面条吧,反正我也爱吃。家是肯定要搬的,没有搬家之前,就先那么对付着吧。 我也没有别的可想,只好就这么办了。只是可怜了先生,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远,晚上又要赶着尽早回家,只好很早就起床去上班,以保证足够的工作时间。幸好他在大学上班,作息时间也不是那么呆板。 就这样,又过去了两个月,似乎一切风平浪静了,就在我们以为楼上的不再有意见时,他好像心有灵犀似的,生怕我们已经忘记他了,他又一次下楼来。 那天我们正外出回到家,刚进门不久,就听见门铃响,同时伴随着强劲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他。 他的脸色非常难看,一脸马上就要爆发的挑衅神气。先生好脾气地问他什么事。 他说,你们在烧什么啊?味道那么重?先生很奇怪,因为我们那天根本就是刚从餐馆吃饭回来。 他不等先生开口,就又开始他的控诉。你们每天晚上都在8点钟烧饭,我们上面房间里都是你们炒菜的气味—— 我在屋里越听越不对劲。这两个月以来,我们几乎都没在8点钟烧过晚餐。平日里为了油烟味,饭菜已经是简便到极点,面条,饺子,都是不放油烟只用清水略煮就成的食物。 你们买了油烟机吗?他随着先生走进房间来,大声地质问着。幸好我未雨绸缪过,我毫不迟疑地用德文告诉他我们不买油烟机的理由。并且也告诉他自从上次他提意见以来,我们已经不在8点钟吃饭了。 他听进了前者,忽略了后者。然后,他腆着肚子,思考良久,说,这样,你们烧饭时把窗户都关上,这扇这扇这扇统统关紧!他用粗粗的手指点过每一扇门窗,连无窗厕所的排气管道也没有遗漏。 记住,炒菜时一定要统统关上!关紧!说完,他大步走出。 我们看着他庞大的背影,真是苦笑不得。有些时候,面对某些事情,你还真是有理说不清。 时逢夏末秋老虎,德国的门窗密闭效果又超强,关上门窗在一个3平米的厨房里炒菜烧饭,一顿下来,跟洗了一个桑拿没什么区别。 有一天一个德国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我挥汗如雨,便很奇怪,我只有告知实情。他万分不解,烧菜有气味很正常啊。我不觉得你们炒菜的气味有多么重。不管他是不是出于安慰和礼貌说这番话,我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不过,也许因为这个事情一再发生,我也上了心。有时候吃过晚饭,和先生到住处周围散步,我便特别留意家家户户的厨房以及厨房里飘出的气味。 不留意到不打紧,一留意也吓一跳,晚饭时分,满街飘香,有烤肉的烟熏气,有炸肉排的油烟气,有有拌色拉的醋酸气,还有炒洋葱的气味,五花八门。 一路下来,闻得我无话可说。也许这才是他们认可的气味。我有些无奈,不过,先生安慰我,楼上胖子根本就不懂什么才是美味佳肴,我们不值得和这种没有品味没有追求的人计较。 虽然不和他一般见识,但是为自己正名还是需要的,否则永远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于是我开始每晚8点钟跑到阳台上守株待味。才不过几个个晚上,真相便大白,原来是我楼下的邻居,天天晚上8点开始大动锅铲。 有一天,气味实在很重,我们关着门窗都能够闻到烤肉的气味。先生决定第一次主动出击,到楼上去据理力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