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月在德国的这一个月里,有时候走在路上也能够碰上一些亚洲面孔,凑得巧了还能顺耳刮到几句中文。她开始还觉得新鲜,想着在异国他乡遇上同胞也是一种缘分,故而有时会主动前去搭讪。
一个人的慕尼黑
一个人的慕尼黑(10)
在上了半个月的德语班之后,韶华终于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开口和班上同学攀谈。倒也不是因为林凯的那番话。而是,她想,要是在学校里再不开口说德语,那么她生活中就更没有机会练习德语口语了。
一个人的慕尼黑(9)
韶华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她的生活那么艰辛困苦,可是她的脸上却丝毫没有阴霾。纳西塔的性格非常活泼外向,一到课间休息,她就四处走动,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她谈天的对象,她很喜欢对别人讲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笑话,看到别人笑得开心,她也就很开怀,豁开嗓门尽情挥洒响亮的笑声,呵呵呵地,回荡在整幢教学楼的空气里。
一个人的慕尼黑(8)
居然只有那么几个。韶华暗暗地惊诧。她习惯了国内人头攒动的课堂。哪个教室不是坐满四五十人去?更叫她诧异的是,竟然老师还说这个班算是初级班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一个人的慕尼黑(7)
到了三楼,推开教室的门走进去。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教室里人丁稀疏。教室很小,只有国内正常教室的一半。可是,一切都井井有条。课桌沿着四面的墙围成一圈。没有讲台,只在其中的一面墙上挂了一块黑板。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平起平坐的。
一个人的慕尼黑(6)
韶华于是听了林凯的话。其实,若真的去念正规的为大学入学考试而预备的语言班,韶华也怕有压力。离开学生时代埋首苦读的日子三年了。重新回到那样神经绷紧的环境里去,她有一种逃避的本能。更何况,韶华也心知肚明自己本就不是肯痛下苦功念书的料。还是这样闲闲散散地好。
一个人的慕尼黑(5)
(四)
一个星期之后,林凯的假期也告结束了。林凯开始忙碌起来,每天一大早就要出门赶公车和地铁去大学上班。晚上有时候因为调试一项实验程序,会延迟到9点才回来。大半时间都是见不到他的人。
一个人的慕尼黑(4)
等在候机大厅的时候,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韶华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慕尼黑的样子。虽然只是冰山一角。
一片低矮的白色建筑伫立在街对面,带着冬季特有的干净和清冷。这和韶华想象中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欧洲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个人的慕尼黑(3)
三
3月的南方已是春暖花开的样子。林凯打电话来说,慕尼黑这边还在下雪,要韶华穿得暖和一点上飞机。因此,虽然浦东机场候机厅一点都不冷,但是韶华还是全副武装,帽子围巾手套一样都不少,并且在母亲的逼迫下穿上了丝棉棉袄。
一个人的慕尼黑 (2)
林凯是章喜韵的师兄。韶华决定报考的恰好就是章喜韵所在的大学。章喜韵对于中学时代的这位好友做出那么毅然的决定多少有点忧虑,毕竟,读书不是韶华的强项。